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165篇
  171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季节特征的土壤退墒模型建立与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南阳市2011—2015年12个墒情站的土壤水分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无增墒情况下土壤含水量消退规律,构建出基于不同季节(夏季、春秋季与冬季)的土壤含水量与衰减系数的数学模型,运用规划求解法率定模型参数,并利用2016—2017年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水分衰竭系数模型分别为α=1.023(1-ω~2/4353)~(1/2)(夏季)、α=1.013(1-ω~2/7005)~(1/2)(春秋季)与α=1.008(1-ω~2/9303)~(1/2)(冬季),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南阳市相应季节壤土与粘壤土小麦、水稻与休闲地土壤旱情预测,但不适用于夏季与春秋季砂土特别是休闲地砂土土壤墒情预测。  相似文献   
2.
黄河未来输沙量态势及其适用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黄河输沙预测的新思路,预估黄河未来输沙态势与输沙量水平,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采用单累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及频率分析方法,分析1950—2019年黄河主要来沙区间的实测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未来态势。[结果] 1950—2019年黄河输沙量呈现阶梯式减少。1950—2019年黄河中游各站累积实测输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左半抛物线”表征。黄河输沙量自1997年以来已进入相对稳定态势,目前已达企稳状态;黄河潼关站未来年输沙量在90%频率下为1.00×108 t左右,在10%频率下为5.00×108 t左右,未来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0×108 t。[结论] 为了维持黄河输沙量低稳状态,提升水土保持措施质量与标准,补齐“后水土保持”短板,构建完善的水沙关系调控体系,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平衡,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对常州市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估,以2005~2014年数据为基础观察当地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城镇化对常州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人口和社会城镇化是影响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在工业中占据的比例是影响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最主要的指标;城镇化的发展对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处于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湘潭市能源的生态足迹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明而综合的特点。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湘潭市2003年能源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对湘潭市2003年CO2排放量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湘潭市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653 hm2,实有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077 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赤字为0.576hm2;2003年湘潭市CO2排放量为1 186.42万t,现有森林CO2年吸收量为140.25万t。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每年可多吸收74.27万t CO2,实现减排6.26%。  相似文献   
5.
Forest floor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nutrient cycling and energy flow properties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determine quality of habitat for many forest plants and animals. Differential crown recession and crown development among stands of differing density suggest that an opportunity may exist to control the input of fine woody litter into the system by manipulating stand density. The objective was to measure the rate of branch mortality among stands of differing density and to estimate the range in total per hectare necromass inputs. Although litter traps are reliable for estimating per hectare rates of litterfall, branch mortality dating on sectioned stems uniquely allows assessment of several other litterfall components: (1) individual tree contributions to total litterfall; (2) the amount of branch material released by mortalit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branches are shed to the forest floor; (3) the distribution of basal diameters characterizing the litterfall from a given tree and stand. Twenty-four trees were felled and sectioned on permanent plots that were part of a silvicultural study of stand density regimes in Douglas-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Mirbel) Franco.). Whorl branches were dissected out of bole sections to determine the dates of mortality, and a branch biomass equation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potential rate of litterfall. Periodic annual rates were expressed in four ways: (1) number of branches per tree; (2) mass of branches per tree; (3) mass of branches per unit of crown projection area; (4) mass of branches per hectare. For the growth periods investigated, larger trees and trees growing on denser plots tended to release a greater necromass through branch mortality. Average branch basal diameter gener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tand density. Annual branch mortality ranged from 33 to 430 g m−2 crown projection area for individual trees, and from 236 to 1035 kg ha−1 for individual plots. These rates approached the low end of the range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fine litterfall rates for Douglas-fir. Rates on these plots were relatively low owing to the temporary delay in crown recession imposed by artificial thinning. A conceptual model of branch litter dynamics is presented to depict consistencies with crown development among stands managed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regimes.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坎儿井衰减与地下水补排系统响应关系,利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和坎儿井流量监测资料,结合鄯善县历次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资料和坎儿井统计数据,分析了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对坎儿井衰减的影响,并建立了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对2020年、2030年坎儿井出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坎儿井流量动态与地下水位动态基本同步;北盆地的坎儿井出水量主要受地下水补给量的影响,南盆地主要受地下水开采量的影响。地下水开采量是影响鄯善县坎儿井衰减的关键因素,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鄯善县坎儿井出水量将会在2020年恢复至0.83亿m~3,2030年恢复至0.87亿m~3。  相似文献   
7.
祝妍华  徐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4,(7):2091-2092,2100
为提高苏州高新区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效率,在此分析了房地产项目的建设特点及环评审批现状,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提出合理调整环评评价内容、降低环评评价等级、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孔板流量计在测量流量快速变化时的特性,以孔板流量计瞬时孔流系数C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基于Realizable分离涡模拟(DES)描述瞬时湍流流动,模拟研究了流量直线加速过程瞬时C和内流场随时间的演变结果.为了对比分析,将加速过程离散为不同流量下的稳态点,采用Realizable k-ε模拟各个稳态点的孔流系数和流场结构.稳态孔流系数C0的模拟结果与ISO试验回归曲线相比,误差在3%以内.将加速过程和稳态假设下模拟的孔流系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速过程瞬时C从0逐渐增加至稳定值,而稳态C0基本保持在0.6附近.进一步将孔流系数与内流场和压力场分布的演化结合起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加速流动的漩涡滞后于稳定状态,加速前期压能没有在短距离内全部转换为动能,是导致C与C0产生偏差的内流原因.研究内容可为瞬时流量的测量提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9.
梯级引水工程水位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引水工程整个系统在进入稳态运行后,在各站的抽水流量或首级站进口水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做出运行决策,调整各梯级站间的水位,达到整个系统总能耗最小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大型引水工程各梯级站水位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解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补偿式滴头是微灌设备中最理想的灌水器,它除能保持滴水量衡定、提高灌水质量外。还具有减缓堵塞、自身清洗之功能,而且能降低工程造价。国产补偿式滴头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进一步开展补偿式灌水器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